為進一步促進我校電子信息類研究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深入推動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進一步加強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以下簡稱“研電賽”)的備賽、參賽工作。在學校研究生院(黨委研工部)的支持指導下,自動化學院積極承擔第十八屆研電賽的備賽工作,于4月25日14:30在信息樓310報告廳成功舉辦了研電賽經驗分享交流會。自動化學院創新創業專員王藝霖、上屆優秀團隊代表梁召淮、夏遠庚、張陽政和聞博昱,以及來自多個學院的參賽隊伍近100人參加此次分享會,學院兼職輔導員呂沅玉主持會議。

交流會開始,呂沅玉詳細介紹了本屆研電賽的規則和參賽流程,著重強調了比賽報名的截止時間和報名的注意事項。接著,梁召淮、夏遠庚、張陽政和聞博昱四位同學分別對上屆備賽及參賽過程中的經驗和感悟作了精彩的分享。
“智能優化隊”隊長梁召淮通過回顧去年的備賽過程詳細講述了企業命題備賽的注意事項,他提到在選擇賽題時可以結合自己的科研方向,關注企業官網是否能申請開發板,同時要注意命題方的材料提交要求。
“南望揚帆隊”隊長夏遠庚詳細地分享了初賽作品準備階段的注意事項,他表示作品的準備是一個周期較長的過程,團隊間要做好充分溝通和明確分工,除此之外,他還針對參賽作品、技術論文、PPT和海報的制作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王樂齋隊”隊長張陽政以去年的全國總決賽的PPT為例,展示了PPT各個部分的細節與內容,他強調技術論文的結構與邏輯要嚴謹,內容要詳實,同時要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PPT展示時條理清晰,圖文并茂,答辯環節要提前準備問題庫,盡可能充分展示作品的優點。
“海百合智能音樂機器人隊”隊員聞博昱表示,項目選題可以側重于應用前景好、展示程度高的作品,兼顧創新、科學和美觀,可以將已發表的專利、論文等創新成果作為支撐材料附在技術論文與PPT后,最后在演示視頻的拍攝及制作上提供了可行建議。

交流會上,與會團隊針對參賽過程中的相關疑惑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現場氛圍濃厚,熱情高漲。
王藝霖在交流會尾聲總結講話。她希望,參賽團隊一是要認真研讀競賽規則和評審細則,按照比賽時間節點,進行合理分工,做好技術論文、演示視頻、海報及PPT的迭代與更新;二是鼓勵大家積極與導師交流討論,將研究生階段的科研實踐成果在科創競賽的舞臺上進一步提高;三是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培訓和指導,全力以赴,不斷打磨完善參賽作品,提升作品質量,力爭在第十八屆研電賽中取得佳績。

本次研電賽經驗分享交流會的成功舉辦,為我校電子信息類研究生搭建了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經驗的平臺,繼續發揮以老帶新、高帶低、多梯隊的組織優勢,進一步豐富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形式。希望往屆優秀隊伍分享的寶貴經驗以及本屆參賽隊伍的熱情繼續助力我校在第十八屆研電賽中再創佳績。